之前还不太惹人注目的中国四人,此刻却因得刘宇凡的关系,渐渐走进了柴院众师生的视线。
梅尔计诺夫坐在办公室里,他的面前是一台电视机,里面播放的正是当时刘宇凡和基辛合奏的变奏曲《小星星》
这已经是他第五遍看这首曲子了。当时这首曲子引起的轰动效应是强大的,几乎是伴随着刘宇凡在柴院的走红,这首曲子也在柴院流传了开来。甚至有好事者找到学院要来了演奏录像,然后自行扒谱,试图复现这首曲子。但由于后半段两个人的演奏实在太快,以至于许多人扒到一半就不得不放弃了。
虽然这些业余“爱好者”们的实力有限,但学院一众老师们,却共同努力,将这份超强的乐谱扒了出来。当然,这是梅尔计诺夫的意思。当时两个人刚刚演奏完毕,梅尔计诺夫就知道,这是一首极有价值的曲子。因此在第一时间,梅尔计诺夫就组织了全院几个得力的作曲系、钢琴系老师,用了两天的时间,整理出了一份最详尽最权威的乐谱。
真是不整理不知道,一整理吓一跳。这首不到四分钟的四手联弹变奏曲,居然整整用了五十六页大开的五线谱本,才得以记完。看着这足以单独出一本书的乐谱,梅尔计诺夫和众位老师都是一阵感慨。这首曲子,扒是扒出来了,但要想演奏他,错非和基辛,还有那个叫刘宇凡的中国学生一样变态的技术,才能够演奏得出来,要不然,是不用想了。不看别的,单看从二十四页以后开始的部分,就感到一阵阵头大。一首四四拍的曲子,居然会在一个小节硬生生地挤进去三百多个音符,而一整张纸的五线谱,也只能记录下五到六个小节,这得是多强的人,多快的手速,才能把这曲子弹下来啊。
而最让梅尔计诺夫赞叹的,则是这首曲子的和声学运用。一首即兴之作,在那么高的速度之下,这首曲子居然没有明显的和声学错误。这是最让这位享誉世界的钢琴教育家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。基辛还则罢了,那个刘宇凡,只不过是一个来交流的学生,怎么也会有如此深厚的和声学积累?在那种条件之下,进行难度如此之高的即兴变奏,居然还能将和声学运用得如此之好,这实在是太难得了。梅尔计诺夫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老师,才能够教出这样出sè的学生,就连他手下的那些学生,也很少有达到如此素质的。
钢琴弹得好,是一回事,懂作曲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一般来说,大作曲家同时也都是钢琴家,但钢琴家就不一定是作曲家了。而听作曲家演奏一首曲子,和钢琴家绝对是不一样的,他们对作品的理解,往往更加深刻。
梅尔计诺夫曾经尝试演奏过这首作品,结果就连他也不得不承认,以自己目前的演奏速度,演奏这首变奏曲实在有些力不从心。虽然他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首曲子的结构以及每一处细节,但理解是一回事,演奏是另一会事。也只有在这时,他才更加佩服这两个人技巧。
曲子扒出来了,版权自然是属于刘宇凡和基辛两个人的。柴院有自己的出版和发行机构。当下梅尔计诺夫就征求了基辛和刘宇凡两个人的意见,问他们是否愿意把这首曲子交给柴院来发行。基辛自然是没有意见,因为这首曲子本来就是无心之作,而柴院又是他的母校。而刘宇凡就更没意见了,柴院这种大型的音乐学院,其本身推广钢琴音乐的力度就是空前的,交给他们来运作,刘宇凡自然是放心的。
当然他也不是没想过用自己的公司来发行,但一来自己的公司是做流行的,而目前的市场基本还是在国内,发行这种曲子基本上就没什么前途,二来自己公司无论从规模还是从专业程度上来讲,都比不上柴院,自然还是交给他们比较放心。
结果,没过两天,在柴院顶级的录音棚里,刘宇凡和基辛又再度合作了一把,用两架顶的大斯坦威,将这首曲子录制成了cd。剩下的细节,刘宇凡就不再去cāo心了,反正有柴院的专业团队去运作,至于能产生多少收益,基辛不担心,刘宇凡更不担心。这首曲子能够发行,对自己的知名度的提升是有巨大助力的,相比之下,那些金钱上的收益反而不是那么让人在意了。
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间,一个月的交流渐渐过去了。回首这一个月来的经历,刘宇凡很是感慨。除了收获了基辛的推荐信这个天大的惊喜外,这一个月他在琴技上的增长,也是迅速的。已经有很久,刘宇凡没有这种快速提升的感觉了,他感觉,自己已经隐隐摸到了一个新的门槛。
一个月的交流时间很短,但在此期间的各门课程,却都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,甚至于在“毕业”的时候,学院还为每个人安排了一个毕业作品的任务。对于钢琴的“原创”,刘宇凡是不担心的,那首超强的《小星星变奏曲》早就由学院指定为其毕业作品了,而且没说的,优等。倒是陈思颖,这些天来一直在磨蹭着刘宇凡,要让替自己“代工”一个好的汇报曲目,没办法,能者多劳嘛。
这点小事,自然难不倒刘宇凡这个穿越而来的“天才作曲家”,小丫头这段时间帮了自己不少忙,刘宇凡正琢磨着趁着这个机会,给她弄首给力点的曲子,帮她也火一把呢。毕竟是“自己人”嘛。
不知不觉间,“毕业汇报”的ri子来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