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节(1 / 2)

唐谋天下 青叶7 3590 字 1天前

李弘端着个脸,正气凛然地说道,丝毫不顾及身后脸色黑成碳的戴至德,以及鸿胪寺卿忿忿不平的脸色。

“陛下,臣请您下旨户部,立刻拨款为倭国修缮使节府,否则,我大唐威仪、德化四方的努力,也将一夜间付诸东流。”戴至德上前一步行礼道。

不等李治开口说话,李弘轻飘飘的甩出两个字:“没钱。”

“太子殿下,您如此不给拨款,可知这样会因为您的任性行为,而伤害周边万国对我大唐有所不满?您现在不光不给使节府修缮拨款,自从您上任户部以来,倭国遣唐学子的费用,都被您勒令停发,老臣身为大唐臣子,只想问太子一句话,您如此乱来,可有想过会给我大唐带来什么后果!”戴至德满脸悲愤,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像魏征一样耿直的脾气,敢不敢闹的皇帝跟太子一起下不来台。

李治揉了揉有些头疼的脑袋,这两个人看起来今天不可善了,自己已经推诿了好几次了,如果再推脱,谁知道戴至德今日会在朝堂上,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来。

但肇事者却是神态从容,扭过身子静静看着戴至德,直到看的戴至德都有些不自在时,才缓缓开口。

“戴尚书,您可知道,因为您的直言纳谏,我大唐得损失多少钱财?停,您先听我说完了您再说,别老是说我一身铜臭味儿,这样有失偏颇。”李弘看戴至德要反驳,急忙伸手示意道。

“好,老臣今日就听听太子殿下您得高见,当着陛下、当着众臣工的面,老臣希望太子殿下能够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,否则,老臣今日决不罢休。”戴至德也态度强硬道。

众臣心里都不约而同的响起一个声音:“今日这两人看来是要死磕到底了啊。”

李弘想了下,先不拿数据说话,这个时候,拿数据说话没说服力,而且戴至德此刻已经带着情绪在跟自己对峙,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先让他不占理后,才可以拿数据说话。

于是李弘整理了下思绪说道:“戴尚书,我先问你一个问题,可否?”

“老臣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。”戴至德一脸正义凛然。

“好,那请您告诉我,我大唐现在多少兵力助守百济?今年一战死伤几何?”李弘问道。

“这乃是兵部之事,老臣只负责礼部……”

“左右仆射都在朝堂,他们自然有答案,但这个答案,想来朝堂之上,知晓的人很多。我就可以告诉你,我大唐共遣十万将士助守百济,大小战役死伤三万七千余人,但……您可知道,为何对付一个小小的百济与高丽,我大唐却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?那是因为,倭国人应百济王扶余丰派遣的求援使者,带来了倭国人的军队与我大唐、新罗连兵抗衡,不然我大唐不会死这么多将士!倭国人如此背信弃义,我大唐帮助他修建使节府,无偿帮助他们受学学子,可他们回到倭国后,却是拿起来刀枪来对付我大唐将士!您觉得我还有必要给他出钱吗?没有罢了他倭国的王已经是仁至义尽,为何还要替他们出资修缮?”

看着戴至德的黑脸,李弘继续缓缓说道:“刘仁愿、孙仁帅回朝,但为何刘仁轨将军却不敢回来?因为刘将军深怕我们将士鲜血所染的土地,再次被倭国、高丽、百济抢走,那样,我们三万七千余人将士的生命,都将是白白的牺牲了!”

李弘扫视着朝堂之上的众臣,自己心里憋不住了,如此窝囊的行事不能再干了,他必须说出来,哪怕今日以大唐现有的国策,还无法娴熟的使用外交手段来做筹码,但自己必须在这个时候,为大唐现有的国策敲响警钟。

“或许众臣工认为一场战事必有伤亡,大可不必大惊小怪,想要没有伤亡,那就不要出兵,如此也就失去了为我大唐立威,以德化服众的目的。但各位同僚可知,如果倭国人不参战,我们可以死伤多少将士?如果这些将士放在吐蕃、吐谷浑、大食,我们的安西四镇也就不会丢了抢,抢了再丢了。我大唐也不用四处用兵,应接不暇,而将士也能在不出兵时,有足够的人力跟精力继续农耕,也将为我大唐以备灾荒之年……”

十岁的少年站在鸦雀无声的朝堂中间,却像一个老学究般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一场战争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,并不是眼下我们能够看见的,而是有发酵时间的,今日的升平,不代表永久的升平,今日的决策看似无误,却有可能十年之后让我们后悔。我们只能寄望在朝堂上的诸多同僚,用自己多年的经验、阅历、学识,来为我大唐出谋划策一个稳固的大唐!”

李弘还是没说出“蝴蝶效应”这样的“混沌学”,安在大唐身上会发生什么样儿的连锁反应,皱着眉头想了下说道:“各位臣工都是学富五车、通读古今,在这里,我希望大家下朝以后,研究一下《吕氏春秋·察微》篇(鸡父之战),它说的是什么,想必大家都知道,不过是一个楚国女子与吴国女子在两国边境采桑叶,嬉笑打闹时误伤了楚国女子的手指,而楚国边城卑梁却带人找吴国女子家人理论,两方争吵不下,楚国人杀了吴国女子家一人,然后走了。吴国人知此事后,便跑到楚国,杀了那女子一家。楚国城邑卑梁大夫大怒:竟敢杀我楚国人。于是便发兵攻打吴国,杀了女子全村。吴王听后,震怒,便帅兵侵楚……”

李弘越说声音越小,朝堂上之上不比元日大朝会,此时只有五品上的官员参加,不敢说每一个人都知晓此典故,但最起码应该都有所耳闻。

看着众人不言不语,李弘落寞的低声说道:“看史书、编史书、读史书、修史书,皇爷爷曾经说过:‘以铜为鉴,可以正衣冠。以人为鉴,可以知得失。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’但我们却不曾研究过,如此细小甚微的事情,引发的就将是一场大变动,甚至是你死我亡的大变动!所以,我们身为朝臣的,无论是我父皇,还是我,还是二品、三品大员,亦或是小到八品、九品官,在你们做一个决定时,可想过为此负责?而不是推诿他人?可想过,你的一句话,会如楚国女子回家后跟她家人所说的一样,细微之中,产生了让两国交战的震动!倭国人出兵援助,这就是他们的因,所以,他们就必须承受他们的果!因为,没有人知道,我们今日帮助倭国人,会不会有一天,倭国人用我们教给他们的学识来欺压我们,各位谁敢保证吗?!”

第85章 父子的小船

朝堂之上,众人久久沉默无言,就是连李治,也是陷入了沉思当中。

虽然李弘的一番长篇大论,并没有国子监的老学究般,经史子集的搬出来朗诵一番,但如此白话,浅显易懂的道理,却让所有人的陷入了深深的思绪当中。

甚至,此时已经有人觉得,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这一实职宰相的权利,突然间变得有些烫手了扎屁股了,不是入以前那般诱人了。

李弘扫视群臣,其实他也知道,一番长篇,能够发人深省到什么程度,才是最为关键的。就怕现在有人反思,有人思考,但下朝没两天后,依然还是我行我素。

最终还是李治打断了所有人的沉思:“鉴于户部尚书此番言论,关于各国使节府以及倭国学子受学一事,礼部、鸿胪寺以及国子监等,下朝后再仔细斟酌一番后再议。”

戴至德出奇的没有反对,而是慎重的点了点头,如果真如太子所言,那么自己就得好好研究一番了。

但众人在反复的思索中,却忘了一件事情,那就是,本来找户部要钱来的,怎么扯着扯着,钱没有要来,反而先给自己找了一档子事儿做呢。

接下来的朝堂议政,李弘就没有了压力,听着众臣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,中书、门下、尚书三省,总之在各位大佬的探讨中,户部尚书也有插不上话的时候。

至于工部提出的河道淤泥清理一事,李弘是当场大笔一挥,大笔的钱财拨给了工部去清淤泥。毕竟通往洛阳的运河可是不能出闪失的,如果万一关中地区有个天灾人祸的,还是要靠南方的粮食来救济。

而且,户部尚书也很大气,非但给钱,还给人,此番孙仁帅、刘仁愿回朝,自然是还是有不少俘虏,李弘当然是大笔一挥,这些人全部都拨给了工部,没有工钱,只有一日三餐。

此事乐的工部尚书大嘴都快要咧到后脖颈了,还不时喜滋滋的看着戴至德的老脸,形成了鲜明的反差。

朝会进行到尾声后,众人便开始围着李弘议论纷纷,不时的摸着李弘今日的朝服,发出啧啧的感叹声。

而看着这一幕的李治,经过御医的紧急医治,头疼稍微好了一些,加上此刻朝堂之上氛围轻松,一下子李治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,视线也变的清明了很多。

但当他从朝臣缝隙之间,看见李弘身上的朝服时,差点儿气的眼前一黑,一脑门栽下去!

重新坐稳之后,李治就开始一脸冷笑的看着众人,特别是中间的那个小兔崽子,忍了他好久了这是。

武媚曾经还警告过他:“看好那个小兔崽子,别以为除了迟到,他就会老老实实的给你上朝,虽然我不知道他会出什么幺蛾子,但妾身敢保证,前几日小兔崽子那几个宫女鬼鬼祟祟的,肯定是小兔崽子作妖的前兆。”

当初没当回事儿,没想到小兔崽子果然是禁受不住啊,武媚的警告还没过去几天,小兔崽子就开始作妖了。

扬武一声公羊嗓子尖叫过后,众朝臣行礼后便开始纷纷退朝,随着李治留下了李弘,每个经过李弘的官员,还不时摸摸李弘身上的朝服,特别是胸前的一个……闪烁金光的名牌!

黄金材质的名牌上,字分三行,赫然写着:大唐——户部尚书——李弘。

待所有人都离去后,李弘就发觉不对劲了,特别是看着父皇那一直冷笑的神情,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,李弘感到自己的屁股好像保不住了。

于是讪笑道:“父皇……嘿嘿……您身体好些了吗?儿臣正想跟您说一事儿,昨日儿臣听说孙思邈神医从秦岭采药归来,已经返回太乙山了,所以……所以儿臣想请父皇允许儿臣前往太乙城,去寻访孙神医,为您请药方……”

李治不理他,跟扬武说道:“扬武,如果他跑出了朕的视线,我拿你是问!给朕看好他!”

说完后,李治就头也不回的先回后面换衣服去了,留下了干巴巴笑容的李弘,与盯着他的扬武。

“扬武,放我走,过两天你们考试的考卷,我可以提前透露给你。”李弘心虚了,他自然知道是因为什么。

自己没事儿找抽,让夏至她们帮自己做了一身紫色的三品朝服,而且还在原有的基础上,给自己加了个大唐户部尚书的名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