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节(1 / 2)

唐谋天下 青叶7 3076 字 1天前

贺兰敏之一惊,急忙拉住旁边的美艳女子挡在自己身前,利箭顿时穿过女子脖颈,箭头离贺兰敏之锁骨处不过三五寸的距离。

贺兰敏之一身冷汗的看着锋利的箭头,却没有看见从马车里飞出去一只白鸽。

“哼,早就防着你们灭口了。不过你以为你们这样大摇大摆的,马车也不改装下就能够回去?这可是太子的马车啊,官府看见后你们就等着见阎王吧。”贺兰敏之望着渐渐远去的马车,随手推开身前,瞪大眼睛,一脸不相信神情的美艳女子,随意的像是在扔垃圾一般。

拍拍手便在路边找了个比较干燥的地方坐了下来,他相信,不到中午,官府的人肯定会找到这里来,把自己接回去的,太子的手令,可不是谁都敢无视的。

而且就算是昨日经过的驿城没发现马车异样,前面再有几十里地的驿站,已经接到了自己中午即将到达的信息,如果自己中午没有到,肯定会派人来找自己的。

长安城上空,一只白鸽飞快的掠过,扇动着翅膀向濮王府的方向飞去。

夏至匆匆的走到李弘的书房门口,轻声道:“太子爷,工部尚书阎立本求见您。”

“阎立本?他来干什么?”李弘从一堆纸中把头抬起来问道。

“他没说,只是说有要紧的事情求见您。”夏至说道。

“让他进来吧。”李弘把书桌上的纸张收拾放好。

阎立本匆匆忙忙的跟着夏至往太子的书房走去,心里却是十万火急加默默的祈祷,真希望太子能够有办法啊,这工期如果再拖下去,陛下可就真的要发怒了。

大明宫一根约莫十丈长、三人合抱粗的木柱始终无法架立在正在修建的正殿房顶,而且还有一块巨大的石块,也是想不出任何方法能够运送到九十九道台阶上。

今日视察时,急的他是抓耳挠腮、嘴唇上都因为上火都起了水泡,但就是无法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。

但就在他望着那根巨型木柱与巨石发呆时,特意过来视察的监察御史王义方在知晓他的难处后,向他提议,或许问问太子殿下,说不准能够有意想不到的办法。

阎立本顿时眼前一亮,是啊,自己真是老糊涂了,怎么把向来以聪明多智的太子殿下给忘在脑后了,于是便飞快的赶了过来。

李弘听完阎立本的来意后,也有些目呆:“阎大人,您觉得我行吗?”

“殿下,臣如今真是没有办法了,才来求殿下您的。当初在图纸上看着应该不是很难,但没想到,实际中想要架起一根完整的巨柱,实在是……实在是难如登天啊。”阎立本手边的茶杯急忙放下,继续诉苦道。

“王义方竟然没有弹劾您拖延工期?据我所知,他那两眼睛可贼着呢,就是我都不敢在他跟前晃悠超过一个时辰,不然非得被他抓住什么把柄,告到我父皇那里去的。”李弘说道。

“殿下,臣不瞒您说,臣已经顾不得如此多了,弹劾归弹劾,哪怕到时候罢了臣的官职呢,只要能把这根巨柱架上去,臣都认了。”阎立本急切地说道。

阎立本在皇爷爷在世时,曾经出任过刑部侍郎、将作少监等职,但真正被重用,还是父皇在打算重修大明宫时,任他为工部尚书。

六十多岁的人了,熬到六部尚书一职已经是难能可贵了。

“您也别着急,先喝点儿水去去火,歇息一下,我便随您同去看看可好?”

阎立本一听太子同意了,立刻放下手里的茶杯,感谢道:“如此臣就多谢太子殿下了,还请太子殿下现在就去如何?”

“我……好吧,您年龄大,您说了算,走吧。”李弘颇不忍面对面色焦灼的老头儿,认命说道。

而就在他们前往大明宫工地时,王义方这个货已经跑到了李治面前,一边弹劾阎立本荒废工期,一边又说阎立本请了太子去大明宫,希望太子能够帮他想到一个好办法。

第58章 大国工匠

李弘随着阎立本来到大明宫主殿前,一根巨大的木柱甚至已经超乎了他的想象。只见一根足足有十五丈长、三四人勉强能够合抱起来的巨柱横放在台阶下面。

“阎大人,您别告诉我就是这一根巨柱!”李弘问道。

阎立本听出了李弘嘴里的震惊,老头儿有些尴尬,咳嗽着说道:“太子英明,就是您眼前的这根。”

我英明个屁啊,英明的话我就不该跟你来,这他娘的以现在这个时代的条件,就是自己亲自操作,恐怕也是需要一些时日的。

“阎大人您真会开玩笑,我最近没有得罪工部吧?您干嘛要拉上我啊,拉上我,您以为我父皇就不会发怒了?”李弘摸着快到他肩头的巨柱,思索了好久,也没有想出一个能够在段时间内就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。

“那块您嘴里说的巨石呢?别告诉我就是我脚下踩的这个啊,这可是整块的地板啊,不是巨石。”李弘看着脚下十丈见方大小的巨石问道,被坑的感觉油然而生。

“太子英明,没错,就是这块巨石。”阎立本老脸也尴尬地说道。

“不是,这……您们都是怎么运过来的呢,这么大一块巨石,为何不切割好再运过来?”李弘质问道。

“回太子,这块巨石如果切割开,就破坏了整体性跟美观,为了造我大唐百年伟业,自然是需要精益求精了。”

“那您是这么运过来的?”李弘重复问道。

“太子可知当年曹孟德麾下有一谋士,名曰娄圭?”阎立本故作神秘,含笑问道。

李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,说道:“娄子伯献计泼水结冰,一夜之间建成城墙,而你们就把泼水结冰用在了运送巨石上,可是如此?”

“太子英明,正是如此,而施此法者乃是娄圭之后人也,娄于。”阎立本向不远处一个工匠招了招手,只见一个约莫五十上下的男子走过来。

“娄于见过太子殿下,见过阎大人。”

“士运土泼水,比及天明,土城已就。马超领兵观之,大惊,呼有神助。可是如此?”李弘说道。

“谢太子夸赞。”娄于躬身行礼道。

“好吧,那我就试试吧。芒种,让宇文融与粱孝仁立刻到大明宫。”李弘背身对芒种说道。

望着芒种离去,阎立本疑惑的道:“此二人可是崇文馆的学子?”

“不错,正是崇文馆的学子,看看他们是不是有更可行的办法。”李弘心里知道,自己的想法或多或少会有些偏激,甚至会破坏已经建好的格局。

而且自己所知晓的办法,宇文融跟粱孝仁同样知晓,但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,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,所以在遇到这种困难的时候,或许只有像宇文融跟粱孝仁这样有基础,又具有先进技术理念的人能够想到两全其美的法子。

而这些也正是李弘一直给崇文馆,包括给太乙城禁区的那些工匠所传授的,都是以自己上一世所知晓的一切知识,点拨他们对所有学科的灵感之门,然后让他们以现有的学术为基础,慢慢的打开一条,通往自己给他们的那些知识大道的途径。

这样一来,无论是哪一途,就不会出现技术的断层,也能够把完整的技术储备下来,为下一步的开拓创新,做好真正的技术储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