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4章 丞相的人选(1 / 2)

在群臣的簇拥下,刘彻来到宣室殿。

首先由御史大夫晁错宣读了天子交给刘彻的诏书,大意就是朕偶感风寒,身体略有不适,因此,今日逐除仪式由太子代表主持。

官员们在经过起初的惊诧后,很快就接受了这个说法,纷纷跪下来拜道:“臣等谨奉诏!”

然后,又非常熟练的对刘彻跪下来,拜道:“恭请家上!”

整个过程,行云流水,就像演练过无数次一样。

事实上,确实是演练过无数次了。

先帝最后两年的日子,实际上,大部分的非重要朝会与礼仪的主持工作,已经由当时的太子现在的天子接手主持。

众臣之中,只有丞相张欧满腹苦涩。

虽然站在群臣之首,但张欧却感觉如坐针毡。

原因嘛……

自然是……

宣读天子诏书的人,居然是晁错……

虽然说,御史大夫作为亚相,确实有宣读天子诏命的资格。

但那通常都是特殊情况或者丞相出缺。

现在,他这个丞相还好端端的站在这里,可向群臣宣读天子诏命的人,却变成了御史大夫。

这毫无疑问是个非常明显的信号,通常,在汉室,这样的特殊情况,几乎都代表着一个相同的意思——皇帝对丞相已经不满了。

这个时候,一般的丞相,都会主动请辞,免得碍了皇帝的眼,还伤了自己的自尊。

譬如,先帝时,北平侯张苍,就差不多是这样辞官的。(注)

但张欧认真的想了想以后,却终究没法下定决心辞官。

这一来,张欧脸皮比前任的丞相们都厚了一点。

二来,张欧觉得,这大概是太子的意思,而非天子的意思。

毕竟,谁都清楚,晁错的脑袋,谁保下来的!

再者,丞相食禄一万石,金印紫绶,旁的不说,就是这待遇与地位,就比一般的诸侯王还要高了。

是以,但凡只要能继续坐在丞相的位子上,张欧就会继续赖着不走。

这样的心态,其实早在他当廷尉时,就流露无疑了。

当时,有人曾认为,张廷尉是汉室有史以来,最没有作为的廷尉。

部下呈报上来的案件,他但凡只要能推脱的,就肯定推脱掉了。

然假如一定得由他自己来处理的,他都会千方百计的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拖延,实在拖不下去,才流着眼泪,在文书上签字用印。

这固然是其为自己树立牌坊,但未尝不是反应出了,他缺乏担当,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的性格?

说句老实话,张欧也是命好。

当廷尉时,前任是一代名臣张释之,整个廷尉衙门的官员素质处于一个历史高峰。

等他当上丞相了,丞相府的属官和司曹,都是张苍、申屠嘉几十年来一以贯之培养出来的能臣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毫不夸张的说,随便换其他人,大概也能胜任。

刘彻自然也清楚这些情况。

他记得非常清楚,前世申屠嘉后的丞相无论陶青也好,刘舍也罢,都是些唯唯诺诺的家伙,除了当了几年牵线木偶,啥成绩也没做出来。

但汉室的行政体系,依旧运转正常,国家欣欣向荣。

这都是基层官员能干,所以,丞相是谁,并没有什么干系。

发展到小猪朝时,更玩出了外朝与中朝的花样,丞相彻底成了泥塑菩萨,被排除在了权力中枢之外。

然而,现在,没有经过小猪的改制,丞相的权柄依然大的吓死人。

旁的不说,丞相可以决定许多皇帝懒得去管的琐事,也能任免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