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(1 / 2)

求女 赵熙之 3311 字 3天前

她承认得太轻而易举,每个字都透着不愿意过脑子思考的无情无义。宗亭压在她肩窝一言不发,天知道他刚才多想咬她。

黑暗中的角斗难分胜负,李淳一也不太想赢,她从他袖袍里抽出手,送到他唇边:“相公想解恨就咬一口吧,本王不怕疼。”

宗亭到底没有下手,他说:“既然累了,殿下睡吧。”

“今晚雨会停吗?”

“殿下才精通天文推演之道,何必问臣呢?”他扯过一条毯子躺下来,李淳一翻了个身面对他。他分了一半的毯子给她,枕着屋外渐小的雨声闭上了眼。李淳一跟着阖目,但过了一会儿又睁开,视线里是昏昏暗暗的一张睡颜,她伸手想去触摸,但最终没有碰到他。

奇异的夜晚总会有梦,但李淳一根本没有睡着。屋外雨声停的时候她悄无声息坐了起来,蹑手蹑脚下了榻,光着脚往公房内去。

灯早已经熄了,窗户虚闭,有隐隐光亮照进来。她借黯光翻了翻公案上的折子,粗略读了几本,手探到案下,摸到一只匣子。

有锁。

她将匣子小心移出来,摸到那把锁。锁身七个转环,每个转环上刻着一圈图文,需要每一轮都转对位置才能打开。李淳一凑得很近去解那把锁,她记得宗亭在国子监时便习惯锁匣子,当时用的锁与这个似乎并无什么不同。铜轮缓慢转动声极细小,然就在她转到最后一个时,头顶却骤传来呼吸声。

“找什么?”他贴着她低声问,冷冷的像黑夜中忽然惊醒的毒蛇。

李淳一脊背紧绷,头皮甚至有一瞬发麻,但她一动未动,手却仍按在那只锁上。

“殿下想知道什么我都会告诉你。”他的声音轻缓,但听起来却充斥着压抑:“所以……何必要偷偷找呢?”他的手越过她,握着她的手将最后一轮转了小半圈,锁便应声打开。

李淳一背后一层冷汗,她道:“我饿了,想找些吃的。”

“是吗?可谁会将吃的锁起来呢?”、“别人不会,换作相公就不好说了。”她仍能面不改色地狡辩,宗亭寂寥地笑笑,转过脸忽然面色一沉,李淳一还不知发生了什么,他已是起身往窗边走去。

他推开虚闭的窗,一只潮湿的信鸽便跳了进来。他解下它腿上细竹管,搓开字条借着黯光看完,凤眸瞬敛了敛,随后走回公案前点亮灯台,将字条燃尽。

而李淳一也站了起来,若无其事地问:“发生什么事了吗?”

“小郡王死了,半个时辰前。”

**

李淳一没有见过这位小郡王,尽管他们是亲姑侄。因小郡王出生那年,她就已经去了江左封地,如今回来,一面也没见上,就得了他的死讯。

一个孩子的死,对于子息单薄的皇室来说,是大事。

这位小郡王的父亲,正是废太子。太子被女皇折翅断足,如今拖着病体被软禁在夹城内,毫无自由。他唯一的儿子,被养在掖庭宫里,每日也见不到几个活人。

幼小的孩子受急功近利的父亲牵连,似乎丧失了重新继承帝国大权的可能。然而,皇太女李乘风成婚七年无子,吴王李淳一入道出家,在很多保守的大臣心中,仍隐隐希望这个孩子能够成为帝国的掌权者。

老臣们虽不敢言女皇是非,但他们对男性继承者的渴求,从没有减少过。

可是现在,小郡王也死了。

从他死,到消息传开,用了半个晚上。因此一大早的大朝会,愈发显得剑拔弩张。

拜宗亭的耳目所赐,李淳一半夜就得了噩耗。彻夜未眠之后迎来的早晨,浓云低垂,秋雨欲来,太极殿里乌压压一阵,气氛分外压抑。

李淳一头次参加朝会,站在西边柱子旁,听朝臣咄咄要求彻底追查小郡王死因。

“郡王一向身体康健,区区伤寒竟会不治?此间或有隐情,还望陛下将此事追查到底。”、“眼下应将郡王身边御医、宫人即刻拘押,彻查用药及照料中是存有疏忽还是有人授意,故意为之。”、“倘是人为致郡王暴毙,便是蓄意谋害皇长孙,其心可诛。”

李乘风耐心听完朝臣意有所指的诘问,终于开口:“郡王年幼,孩童幼体总不如成人坚强。诸卿如此咄咄,似已有凿凿铁证,全然罔顾陛下丧孙之神伤,可是不妥?”,又道:“此事自会有查证定论,诸卿于朝会上紧追不放,实无必要。”

“殿下眼中,这竟是无必要追问之事?我朝龙脉单薄,郡王早夭,更是雪上加霜。况且殿下身为储君,到如今膝下仍无子嗣,如何令陛下放心,令天下安心?”矛头直指已经成婚多年却无子的李乘风。

跟寻常人家生养孩子不同,天家子嗣乃是国事。李乘风既然已是太女,是帝国名正言顺的继承人,倘若一直无子女,便只能从兄妹膝下过继子女,不过显然李乘风对废太子的子嗣毫无兴趣,因只要这个小家伙在,朝臣们就永远惦记着夹城里的废太子。

矛头悉数指向李乘风,但她却毫不在意,只淡笑了一声。

此时朝臣里忽有人道:“吴王殿下已到婚龄,为何迟迟不定下亲来,为大周宗室开枝散叶?”、“正是,吴王早已成年,理应择婿完婚了。”、“臣等恳请陛下为吴王选婿——”

原本指向李乘风的矛头,倏忽之间转了向,都对准了李淳一。

李淳一从进殿到现在一句话未讲,只安心做个摆设。但她留意着每一个人的动向,各方声音便是派系,朝臣们的心思其实并不复杂。逼着女皇彻查郡王暴毙死因的,多是怀疑太女“为毁掉最后一点威胁弄死了小郡王”,恐怕是平日里就对太女不满;追问子嗣的大多也这批人,但其中也有中立派;至于最后扭转矛头,将话题挪到她身上的,那多是太女心腹。

大臣们议论得火热,女皇却如坐冰窟,一动未动,一言不发。

李淳一面对大臣们的逼婚,同样无动于衷。

过了好半天,她拢拢袖正要开口,忽闻宗亭问道:“宗正卿,我朝僧道还俗可是不得强迫?”所谓宗正卿乃宗正寺长官,宗正寺掌皇族宗亲事务,并管理僧道。

年轻的宗正卿忽然被问到,愣了一愣,忙说:“是。”

“那么——”宗亭将目光转向身穿朝服的李淳一,“臣想请问吴王殿下,可自愿还俗吗?”

作者有话要说:  某中书侍郎v:满意你摸到的吗?哼

另外讲个道教出家的问题,有旁友可能会说,哪,正一教的道士既可以吃肉也可以结婚,无所谓出不出家啊,而且早期道教也没有出家概念啊,难道你女主是全真教的吗?全真教可是到唐朝之后才有了也!

嘛,这个我是知道的,但是这次写的这个朝代我是默认道教有出家概念的,且僧道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

然而实际在历史上,虽说君权神授,但皇权都是高于神权的,神权不过是服务于皇权的,道教也不例外,比如说统治者想要拆宗教建筑就拆,也会逼僧道还俗之类。

☆、【零六】伤其类

宗亭忽将问题抛给李淳一是诸人未料的,一众人静等李淳一的表态,李淳一速瞥了一眼李乘风,又看向宗亭,不慌不乱道:“相公问得实在太唐突了,教某如何答呢?倘若出家还俗都是临时起意做决定,是对神灵的轻慢。我朝奉道,怎可将此事说得如此随心所欲?”

她不表态,只说若你逼我当堂做决定那便是你藐视神灵。宗亭接了这话,顺理成章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请陛下深思熟虑之后再作决定,毕竟事关天家,出家还俗便不止是殿下一人之事了。”

李淳一不再出声,转头看向女皇。女皇昨日半夜未能睡好,此时头风似乎又要发作,甚至觉得这阴天的光也刺目,殿中嘤嘤嗡嗡声响吵得脑仁疼,于是她微微阖目,开口道:“吴王同宗正寺、礼部尽快将郡王的后事料理了吧。”她言罢略略偏头,老内侍忙宣“退朝”,满朝文武即恭送女皇离开。

李淳一没着急走,朝臣从殿内往外去,人影憧憧,走路声议论声纷至沓来,她有些耳鸣,又似乎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。很久没进食的腹中胃液寂寞地翻涌,她张口低喘了一口气,一转头便撞上李乘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