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0节(2 / 2)

丑姑传 天远大 3916 字 10天前

“行,你心里有数就好。”丑姑笑道。

“恩,我先出去一趟,这事可不是一时半刻能办好的。”宁二说着就要出门。

“哎,你别激动啊。这时候你去找谁?也不看看什么时候了,马上就要到用饭的时候,你吃了再出门啊。”丑姑说着,一把抓住他。

“这算什么,我难不成还能饿着肚子。”宁二不以为然的。

他这会儿满心满肚子都是丑姑说的那些话,急需要好好整理整理思路,再寻人商量出来,挑选出可以立时去干的先上报给皇帝。他可没多少时间呆在京里了,这事拖不得。不然,等他人到了北地,再递折子回来,皇帝再着人商量讨论等等,今年就又过去了。

第252章 改革

宁二和青王等人讨论过后,这个建议很快就摆在皇帝的案头上了。

皇帝是越看越开心,越看越激动,早朝时,直接把这事拉来令众大臣商讨。

朝中如何吵闹,丑姑多少也知道些,宁二也不管,天天只管在家里收拾行李物品,他和丑姑又让人收罗了不少种子。

管它能种还是不能种,反正地多,随便撒撒,有收成的就是赚了,没收成的也不过是少少浪费一点种子而已。这样多试几种,就算只有一种能成功,对老百姓的生活也是相当有好处的。这年头,只要是吃的,就没有人不喜欢的,可没人管好吃不好吃,特别是对广大穷苦百姓来说,能充饥,饿不死就行了。

所以,丑姑这些天也是开动了脑子,劲使想着什么如何提高北地的农来生产水平。她想到现代农业的发展,其实离不开规模化生产。比如大东北三省,小麦一种就是成千上万亩,靠现代化的生产机器来作业,比光靠人工要强了不知道多少倍。

可在这个时代,生产劳动力水平都很落后,只能靠人力与畜力,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多养些牛马驴骡之类的。其次就是劳动工具要发展起来。

于是她就问:“那边的铁犁是不是也要多备些啊?还可以改良一些农具,增加劳作的速度。”

宁二却苦笑道:“铁犁可是贵重物品,缺的很呢。不过你说的改良,提高速度方面,倒是可以想想办法。”

丑姑想了想也明白了,打了几年,铁器的产出显然是不够用了,以至于铁制农具都跟着涨了不少价,后续供应也不足。

“不管怎样,你也要找朝廷多要几副铁犁,没这玩意儿,难不成全靠铲子铁锹去翻地吗?”丑姑提醒他。最好从京城多带些农具过去,这东西其他地方缺,怎么也不可能缺到京里来了。朝廷总能想办法给宁二一些带走。

“嗯,你说的对。另外,你再帮我想想,如何改良农具和提高劳作速度。这才是重点呢,朝廷不可能给我提供百千副铁犁啊。”宁二又说。

丑姑想了半天,仔细回想着现代农村见到的一些普通劳作场面,可惜的是,她离开农村太久了,记忆中除了铁犁,就是钉耙就再也找不出什么了。这两样东西,她很早以前就已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了。哪里还有什么新鲜的。

特别是在男力湾的时候,大部分的荒田都是靠它们开出来的。她当初在姜吴村弄的那个大铁耙子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劳,后期又有改进,弄成过两排的。这也早就被宁二推广过了。

苦苦思索中,丑姑突然想起竹子,竹子制成的农具用途也是非常广泛的。比如,播种时,已经翻好的地,完全可以用竹制工具,而不是必需要用铁制的。就是熟田也不必全用铁制农具了,很多时候都可以用竹制的来代替。不过是竹制的损坏的快,需要比较频繁的更换而已。

“那就多弄些竹制工具吧。其实那大铁耙子也一样可以改用竹制的。”

宁二听后,却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:“是可以,但北方没有竹子,还是得从外地运过去。”

丑姑愣了好半天,才叹气道:“唉,那我就没办法了。”这时候,交通运输条件差的很,运些竹子过去北方,难度也不小,而且北方既然没有竹子,就肯定也没人会编制竹器,还得运送些匠人过去呢。这也是个大工程。

宁二自己倒是想了个新办法,说:“不如,我在北方找找能代替竹子的木头。再同时运送些竹子去北方,不管多少,总有些用处嘛。”

他还是打算试试丑姑提的办法,因为铁器实在太欠缺了。而且如果真试出来有用,可就大大减轻了对铁制农具的依赖,也给百姓减轻了不少负担。铁器贵,好多人家连锄头,镰刀都不够用呢,哪里还可能家家户户备一副铁犁。

一想到,种田有这么多麻烦事,丑姑就又开动脑筋了,说:“其实,那边不是有很多特产吗,象各种菇子类,除了种田养牛马之外,还可能大力发展这些啊。把山珍山货运出来,贩卖到各地去,也一样可以给百姓增加不少收入啊。”

要知道,在现代东北的黑木耳可是相当出名的,她每年都要托人买几包回来吃呢。

“确实可以,只是暂时腾不出手,还有的就是运送出来也不太方便。”宁二答。在北方过了一年多,他当然吃了不少当地的山珍。这次回来,他还带了不少回家,送给亲戚朋友呢。他也曾经想过运些回来贩卖,就如他们当初从南方到京城一样。只是他现在是官身,不好做这种事情,只是带了些回来自己吃和送人而已。

“其实,可以建议朝廷成立一支专门的商队,运送这些山珍出来,既然可以给朝廷创收,还可能给百姓创收,一举两得的事情。”丑姑建议道。她只能提出想法,至于能不能实施的成,她就没办法了。

她这个想法十分新奇,宁二想了很久,越想越觉得好,哪里还坐得住,拔脚就跑,说:“我再去找人商量商量。”

“别,一口吃不成胖子的。你先把前面说的搞好了,再来提这些。这商队的事情不着急。”丑姑连忙叫道。

新事物太多了,人们不一定接受的过来。而且弄的太多,宁二也根本就忙不过。最重要的是,要是前面的有成效了,再来说后面的,就更加容易了。再加上人人都南货北运,北货南下才能赚到大钱,估计一时还难得说动别人呢。

宁二果然听见去她的话,他想了半天,才冷静下来,说:“你说的对。我暂时也管不了这么多,就是开荒和养马什么的,现在朝廷都分成了两派,吵得不可开交呢。”

他与青王等人商量了一整夜,才整理出了一些详细的计划,列给皇帝了,还是先私下里给皇帝看过了,皇帝点头了,他才又重新正式上折子递给皇帝了。皇帝在早朝时,发给大臣们讨论,果然在朝中引起了掀然惊涛骇浪,大家狂吵在一起。

站在宁二这一派的人,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事情。

反对派却认为这是动摇国之根本的坏事。说穿了,他们是维护自己的利益,现在的农田大部分撑握在某些阶层手中,普通农户拥有自己田产的人其实是非常少的。大部分的农人都是佃农,靠租田过日子的。

而无论是普通富户乡绅土财主,还是达官贵族,都有不少田产,肯定不可能靠完全自己养家的下人去做。绝大部分是租给佃农们种的。如果这些佃农们有了自己的田产,还会租田吗?显然是不可能的嘛。

宁二这一做法,明显就是要减少这部分特权阶层的利益嘛。皇帝当然是愿意的,因为这部分收入就到了国库,而且百姓受了益。国库现在空虚的很,急需要补充。光是靠上涨税收是杀鸡取卵的事情,皇帝清楚的很,而且皇帝更加明白,有些臣子比他这个皇帝还要富有呢。

这一吵就是吵了好几天,还没个定论呢。他这时候要是再提个建议下去,岂不是在乱了套。所以,他硬生生的按下了心中的激动。

不过,等到宁二要的铁犁,种子,种马种牛等物都到齐了,朝中也下了定论。

皇帝认可宁二的提议,大力支持他,并且点了周大人和宁二共同负责去处理这些事儿了。

周大人为人圆滑,手腕高的很,光是做生意的能力不非常强,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。这些年光是靠金针菜(韭黄)这一样,就令他赚的盆满钵满。虽然这两年,他已经把这项技术公布出来了,而自家也收紧了这项生意。

这是他和丑姑商量后的结果。不管是什么先进的技术,完全撑握到个人手中,总是会引来不少纷争,甚至给自己带来危险,丑姑觉得还不如直接交给朝廷,就不用担心别人总是瞧着眼红了。反正他们已经赚够了。

宁二也没想到,最终这个任务居然落到周大人头上去了。他和青王其实都不愿意让周大人去,希望能派个中立派的官员,这样他们既能拉笼了中立派,使自己这一方的势力变强,周大人也能在京里暗中帮助宁二。

所以,这个决定一下来,不仅宁二没想到,就是青王都吃了一惊。

周大人自己倒是看的清楚,说:“王爷,您在京里要多注意了,我这个空缺,可得小心了。”他一动,自然就有人要来填补这个空缺了。肯定得让自己的人上啊,不有让对立派得益。

青王点点头,说:“恩,这个位置可不能便宜了他们。”

宁二不管这些,虽然他已经是这一个团队的人。其实还是有不少认,把他当成保皇派的,也就是说谁当皇帝,对宁二来说都是一样的。反正他官也不高,地位也不重,又能干实事,又不搞鬼,谁当皇帝也不会动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