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节(1 / 2)

丑姑传 天远大 4402 字 10天前

“我虽然能教他们读书写字,但想要学有所成,是不可能的。”这位当娘的说。

丑姑点了点头,说:“只要让他们会识字,会写就好了。”她也没指望过这妇人能把弟弟教得能去考秀才。她也不知道妇人的文化水平有多高。再者,这妇人并不关心他们,就算自己水平再高,随随便便教教的,也学不到多少东西。

她只要他们能读书识字,以后再慢慢想办法,不至于年纪太大了,就算有银子了再进学堂去读书,怕也读不好了。先得给他们把基础打好。而且她自己也可以跟着学学,就不怕以后别人说她怎么识字这个话题了。

对于一个上了十几学,并且成绩还很不错的人来说,装成个不识字的人,也很痛苦。而且她因工作的原因,繁体字都认识,甚至也会写一些。不用担心看到繁体字,会不认识。其实她自己都可以教两个弟弟,但得找个名头才行。不然,别人还当她是怪物呢。哪里有人天生就会的呢?

大热天的,太阳毒辣的很,天天在外面干活,就算丑姑没有干重体力活,但天不亮就起床了,天都黑了才回家,其实也很累人的。家家户户都是起早贪黑的在田里忙活着,一年到头就是这点指望了,谁都希望快点把庄稼收到家里来,不然,要是遇上下雨天,就麻烦大了。所以,人人都不敢歇,就是最热的时候,也不过是大中午日头最辣的时候,在田边的阴地里歇歇脚而已。

这些日子,丑姑每每回到家,不过是在吃饭时和弟弟们说几句话,就去洗澡睡觉了。她实在是太累了,虽然她不象别人那样一整天在干活,但就是光跟着走来走去的,不停歇,也是极累人的。她毕竟是个才十岁的身体啊。

丑姑甚至都怕自己现在太累了,对身体发育有影响呢。可是不忙又不行,大家都是这样在干活,其实她还能瞅空档子坐在地上歇会儿脚,别人是真的在不停的干活,抢收的时候,本就是最累人的时候。

再说了,她也就这个机会可以让全村人都看着她赚些粮食回来。有这个光明正大的机会,她肯定不能放弃啊,她总得先给家里存点粮才行啊。因为她真的害怕,会被饿死。她现在已经适应了这个身体与身份,也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到现代了。为了能在这里生存下去,她不得不这么累的去干活,谁让她暂时还没有找出什么好赚钱的门道呢。

实在是因为家里一穷二白,就算他们的娘还能拿些首饰出来换粮食,那也不可能完全把他们养大,而且就算养大又能怎样,难不成还能养他们一辈子吗?要真是有这笔银子,吴猎户不早就买几亩地了啊。

一连干了二十来天,村子里的活儿算是干完了。姜奶奶家一直咬着牙没有来叫丑姑,她就一直在帮其他人干活,不过其他人都干完了,她发现姜奶奶家还没有干完。她又主动带着驴子去帮了两天忙。不管怎样,她还是蛮感谢姜奶奶对她的照顾,能帮到他们家,她也乐意。

有了驴子这个大劳动力,姜奶奶着实松了一口气,她真怕孙子累过头了,姜大牛这段日子简直是在拼着命的干活,大中午的,人家都会在田边歇歇,有的人还能收抽歇个午觉。可是姜大牛,却只是歇一会儿,就又下地了。

就算这样,也需要姜春花天天下地干活。她不能看着弟弟与奶奶没天没夜的干活,自己在家里休息。实际上,她才是这个家最年轻力壮的人,干起活来,出的力也最大。丑姑的到来,姜春花才是最开心的。她真的觉得快累死了,同时她也担心弟弟与奶奶,弟弟还没长成人,奶奶又已老了。

丑姑的到来,虽然为姜家人减轻了劳动量,让他们不用发愁了。但是大家心里都有点儿尴尬。所以,干活的时候,大家都在埋头苦干,安安静静的,连闲话都没说过一句。

以前每年这个季节,吴猎户都是先帮姜家干完活,才去别人家干的。所以那时候,姜春花根本就不用下地,就在家里做家务,给大家送茶水送饭菜。而姜大牛与姜奶奶虽然跟着在地里干,但吴猎户是个壮劳动力,再加上驴子这个做运输的,这一人一驴可比姜家一家三口还干得多呢。那时候,姜大牛也可以偷偷懒。而不象现在,他一刻也不停偷懒。

姜春花看着弟弟埋头苦干,虽然连个眼角余光都没有看向丑姑,但脸上表情却并不开心。她就知道大牛对丑姑不满的很,也许他是觉得丑姑没有先来给他家干活,也许他是嫌弃丑姑没有先去姜奶奶商量,又或者是,他觉得丑姑很丢人。反正不管是那种,都表明了他,对丑姑的印象在变差。

姜春花叹了口气,也不看好丑姑与大牛的亲事了。一来丑姑确实也丑,这段时间天天在外面干活,丑姑原本就不好看的那张脸,越发显得难看了,被晒得黑不溜秋的就不说了,皮肤也糙得很,整个人又黑又瘦的,哪里还象个小姑娘家哦。

再者,丑姑现在又有这么大的负累,为了养家糊口,她都主动来找活干了,每天象头驴子似的,天不亮就来干活了。这份劳累,对于一个十岁的小姑娘来说,可不容易呢。由此可见她家里是真的没什么指望了。不出来干活,就得饿肚子了。

姜家的活干完后,姜奶奶也和大家一样,给了丑姑一些粮食当报酬。丑姑大大方方的收下来了,没有推辞。她知道,这一趟他家和姜家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了。

以前虽然吴猎户也收了报酬,但是会时不时的送些肉食给他们家吃,早就抵过这点粮食的价格了。说实话,那点粮食,只不过是做给村里人看的。表示他到每家干活都是一样的。

至于他私底下给姜家的猎物,别人也没看见,就算看见也不好说什么。人人都有个交好的亲朋好友,大家家里有点好吃食的,都会送一点给自己交好的人家尝尝,也是常事。

干完了活,丑姑也累脱了一层皮,只恨不得倒头狠狠的睡几天。但是,看着收获,她还是很开心的。丑姑没想过去外村干。她长这么大,就去过集镇上几次,其他的村子,也就知道宁家村。她哪里敢出去找活干啊。再者,她也累了,要好好歇几天。再不歇,她怕自己会累得趴下。

第25章 歇歇

近一个月的时间,姜吴村的人都扑在地里,专心抢收,大部分人的粮食都收回家了,也就剩下少数几户干活较拖拉的,还没干完,不过也干了大半。也算是大家运气好,丑姑刚在家里歇了一天,这天傍晚就起了风,带来了一阵大雨。大雨也带来了一丝丝凉意,缓解了连日来的酷热。

明儿快乐的看着外面的雨点,笑道:“下雨啦,下雨啦,明天就不会这么热了。”

火辣辣的太阳,一直挂了近一个月,可把大家热坏了。特别是丑姑家,四周光秃秃,不象别人家屋前屋后,还种了些大树。他们家这个房子也就盖了十年多,又加上这块土壤贫瘠,就算吴猎户稀稀拉拉的也挖了几棵树苗回来栽了,但都长得极慢,遮挡不了多少阳光。

所以,太阳从升起到落下去,就没有一会儿不照着他们家的房子的,晒得整个外墙都发烫。要不是因为这屋子盖得结实,墙壁垒得厚,屋顶也比村里其他人要高了一些,只怕屋子里都热和蒸笼一样,呆不得人呢。

再加上这种近山区的乡下,昼夜温度较大,晚上温度比白天底不少,不然,丑姑都不知道自己要怎样熬过没有风扇没有空调的大热天。

这些天实在太热,她带着两个弟弟就在小院子里的竹床上睡觉,露天的小院子,四面都有墙,很安全,比屋子里面凉爽些。

在乡下就有这个好处,虽然白天热的要死,但乡村树木多,晚上降温快,大半夜的,还有露气降下来呢,所以睡到半夜,姐弟三人就又回房里去睡了。

实际上,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过的热天。家家户户都有些竹床,宽木长板凳,都是乘凉用的。洗了澡,大人小孩子一古脑的找个有风的地方,打把大蒲扇子,没多会儿就都睡着了。下半夜,凉快了,大部分人都回屋里去睡。

每天白天最热的时候,明儿和小弟都只能躺在后门口睡觉,那里有点穿堂风吹过去,算是屋子里最凉爽的地方。每当这个时候,他们的娘都会从房间里出来,与两个儿子挤在一块儿。虽然她的房间是全家最好的房间,但热起来,也一样热。

不过,晚上她还是不敢到院子里睡觉的,毕竟现在吴猎户不在了,晚上真要有人跳进院子里,就这一家子妇孺,左右连个邻居也没有,出了事真是叫天都不应。

所以她宁愿热,也睡在房间里。只不过,一直打着扇子,熬到半夜,屋子里凉下来了,就能安安生生的睡个好觉了。反正早上凉爽,她一般都睡得很晚才起来,而这个时候,明儿已经带着小弟给菜园子里的菜浇过了水。

天太热,不浇水,那些菜都得晒死了。不好好的侍候这些菜,哪里够吃啊。这些天大家都忙着地里的活儿,家里没有人能顾着菜园子的人家,菜都晒死了大半。也不止丑姑家的明儿和小弟在干这个活儿,其他户人家的孩子也一样要干些家务活的。七岁左右的小姑娘家甚至都能做一家人的饭菜,还送到地里去呢。

这些天,丑姑就不止见过一次,这么点大的孩子,提着篮子和茶壶往地里给家长送饭菜茶水的。有的家里,几个孩子一起动手,有的孩子不仅要干活,还得负责照顾弟弟妹妹。穷人家的孩子,都是小小年纪就开始干活了,特别是农忙时节,人人都有活儿要干,可没有人闲着。

所以,丑姑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吴猎户会让他们的娘就这么闲在家里,什么活儿也不干的。就算是干些家务活也好啊,可是人家硬是连水都没有自己烧过。不过,在丑姑的要求下,她总算开始自己洗自己的衣服了。

这妇人连明儿都比不上,丑姑忙,家里的活儿基本是明儿在干,包括洗丑姑三姐弟的衣服,割些青草回来给驴子吃,还得烧茶水,给菜园子浇水,晚上还把要煮的菜都洗得干干净净了,只等丑姑回来就下锅炒了,为一家人早点吃上晚饭做好准备。

明儿就会煮个饭,其实就是放些米在锅里,加了水就直接煮,一般都是煮成一锅子半稠的粥。想要把米焖成饭,他还没有这个功力。丑姑怕他浪费了粮食,就给他弄了个标准,半碗米,半锅水,宁愿稀些,也不能煮糊了。

明儿煮好了饭,凉在一边,等丑姑踏着夜色回来了,明儿就连忙把驴子牵走,去吃他割回来的青草,并且喂水给驴子喝。这头驴子可重要了,大家都非常用心的照顾着它。而这时候,丑姑就可以直接炒两个菜,花个刻把钟,一家人就可以吃晚饭了。明儿做的这些事,既节省了时间,也给丑姑减轻了些负担。

看着雨哗哗的下着,丑姑只觉得连日的疲乏都解去了不少。

“这场雨也算是给我们解了渴,不然明天我都打算给高粱地去浇水了。”丑姑开心的说。半亩地,真要浇水,也是个累人的活。再加上这段时间天气干旱,门口那个小潭,每天都只有一点点水。

每天早上明儿和他们娘去洗衣服,还得跑到远处,就是丑姑他们去捉鱼的地方,洗衣服呢。因为门口的小水潭里的水,也就够一家人吃喝了,再提两桶水去浇浇菜园子,就差不多见底了。好在,这水有部分是地下水,有个极小的泉眼往外冒水,歇了一夜,第二天早上又有了。

小潭里的水,将将够他们一家人吃喝用水。要是再干旱下去,这点水就不够他们家用了。因此,如果要给高粱浇水,势必要去洗衣服的地方担水,又或者去河边担水了。路程都不算近,这样一来,他们的工作量就增加了不少。现在下了雨,就不用干这个活了。

这几日丑姑也看过了自己家的高粱地,虽然高粱抗旱,但她也怕高粱会干死。她发现,村子里种高粱的人家并不多,就算有种的,也种的少,都是种在不算正经田的地里,大家好象根本就没有指望高粱能收多少。

其实她知道,高粱是个好物,很合适这里的土地。她还记得小时候,小伙伴们都会选些嫩杆当零嘴儿吃,在嚼有点淡淡的甜汁水,就象吃甘蔗一样。

他们家的高粱,虽然只有半亩,地也是吴猎户一筐子一筐子挑来的土改良出来的,但高粱却长得非常好,植株粗壮,穗子也结得多,一看就知道收成不错。

看着这些高粱,丑姑拼命在脑子里找资料,她记得现代,高粱产量极高,并且还可以二次收割。可惜的是,她老家乡下后来不种高粱,多是种小麦和黄豆的,她也不太清楚高粱的二次收割是怎么搞的。

这二次收割的高粱,她不过是在电视上看到过,那是个农业推广,科学种田节目,她无意间看到的,当时只觉得有趣,就看完了。所以,她知道高粱能二次收割。但是,现代的高粱品种与这时候的高粱品种也不相同,都是改良过好多代的。她不知道,那个法子,在这里能不能成功。